【心情記事】
不要在最好的年紀
吃得隨便、過得廉價
「活在當下」永遠都是最好的年紀......
.
20歲的時候,覺得唸書好累,總冀望著出社會後的世界。當時不太懂得辨認一個人的好壞,只想追求美好的愛情,很怕孤獨,常常都要約朋友,吃飯總擔心自己一個,逛街也要有人約才會去,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,也要假裝很忙,深怕其他人覺得自己沒朋友。
.
30歲懷了第一胎,每天都活在粉紅泡泡中,好期待孩子的到來。結果帶小孩的生活,簡直像人間煉獄,變得期盼小孩快點長大。踏入而立之年,也發現過生日的意義不在於有多少人和你說「生日快樂」,而是更懂得自我反思與成長,學會享受獨處時光,懂得把重要日子留給最重要的家人與至親。
.
35歲更明白這世上沒有最好的愛,只有最適合的人,開始遠離對自己有害的人,身邊只剩下相處起來最舒服的人。
.
活在當下這個字聽起來很簡單,但是做起來卻十分不容易,上述寫的就是自己的感受。再舉一個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,早上總是在吼叫小孩兵荒馬亂之中起床,終於把孩子都送出門了,去上班的路上心思卻不停地亂跑:一會想起剛剛好像對孩子太兇了;一會又想起等等進公司有哪些事要處理;一下又想起忘記跟老公交代事情;一下又掛心晚餐要煮什麼……念頭如接力賽,一個緊接一個湧現,腦袋漲滿各種零碎雜念。進公司坐下吃著早餐的時候,你猛然回過神才發現,完全記不起剛剛走過什麼地方,見過什麼風景,甚至完全不會想起這些。
.
這是最典型的沒有活在當下,也是我們的精神常態,走路、坐車、工作、帶孩子常常心不在焉,精神浮躁不安。
.
因為內觀,我才真正懂得活在當下,可以隨時隨地糾正自己,撇掉雜念,專注眼前,我發現這麼做,人的感官會變得特別敏銳,面對最簡單的日常,也足以體察其中的奧妙。譬如說吃一頓家常便飯,就能感受到之前沒有覺察到的蔬香飯甜;走在熙來攘往的街道,能看見旁人懵然不覺的鳥語花香;再譬如說生病的時候,不再老是掛心小孩,讓自己總是處於緊張、焦慮的情緒,因為這反而會讓身體更不舒服,我選擇靜心不讓情緒過度影響生理。
------------
幾天沒上來發文了
因為病了
對我來說
生病實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
因為什麼事都停擺了
這個家一直都是我在照顧大家
偶爾能被照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(啥)
.
昨天下午,老白休了一個診
陽光正好,我們一起出門走走
空氣中充滿甜甜的香氛
一起享受美好的溫暖時光
.
.
.
.
-------
人生不長
學著好好善待自己
因為那是跟你在一起最久的人
不要在最好的年紀
吃得隨便、過得廉價
自己吃,吃好一點
無毒蝦買好沒?
https://pse.is/3bvv3z